产业进入微利时代 企业如何突破?
- 作者: 康先生
- 来源: www.jxdzkj
- 日期: 2013-06-19
- 阅读: 2691次
“早期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非常少,1994年的时候全国都没几家,深圳更是只有两三家”庞桂伟说。“当时,由于关键技术研发困难,能够生产LED的企业几乎都要具备研发能力,尤其是控制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企业手里”。
上世纪90年代,LED就作为“稀缺品”只存在于银行、车站等少数场所,并且由于原材料价格较低,关键技术研发困难抬高了终端价格,导致市场上LED产业成为“显贵”。
但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了LED市场的平民化。据介绍,从1997年开始,市场上开始出现有单双色控制卡等关键技术的技术转让现象,到2001年就发展到连彩色控制卡都在市场上公开售卖的阶段。
到2006年,控制卡技术逐渐被批量市场化后,LED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成本得到了最彻底的降低,中国LED企业数量开始呈几何级增长。2008年北京奥运等一系列大型活动,更催生了LED企业的快速发展,并在2009年达到高峰状态。
“从2007年到2008年,LED显示屏价格较高,利润空间较大,各企业之间产品价格差距也很大,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重视度的不断提升,LED产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,一些中小型企业受到价格、规模等的冲击力度加大,这是一些中小企业倒闭的最根本原因”,庞桂伟说。
深圳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王殿甫表示,在钧多立、博伦特、愿景光电子这些小有规模的企业相继破产的背景下,倒下的不知名的小企业也不在少数。LED显示屏行业洗牌时机已成熟,一旦企业出现经营上的重大失误,就会被迅速吞噬。
庞桂伟认为,LED行业核心技术缺乏、创新能力不足、市场无序竞争,桎梏着LED显示屏行业的发展。LED产业价格已经入“微利”时代,必须在产品创新上进行突破。
七、产品已覆盖全部应用领域 设备、人才的瓶颈如何解决?
由于LED的节能、环保、长寿命和使用灵活等特点,LED产品已从初期的信号及指示扩展到显示屏、景观照明、背光应用和通用照明,广泛应用于户内外大 屏幕显示、城市建筑景观照明、手机、笔记本、电视机的背光源以及汽车灯具和太阳能LED照明,道路照明、隧道、工矿照明和一些特殊照明等的应用也在不断地 扩大渗透率。
经过十年的发展,我国的LED产品应用已经覆盖了上述全部应用领域,并且不断地开发出更多新的用途。近两年,在农业生产人工光源、医疗用光源等领域的 应用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多,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逐步淘汰白炽灯计划的实施,随着LED性能的不断提高和价格持续降低,节能环保的LED正在逐步进入通用 照明领域,加油站、地下停车场、医院、酒店、会馆、商品展示柜、写字楼等商用场所已率先采用白光LED作为普通照明。
同时,核心技术的缺乏制约企业的发展。LED核心技术主要是外延生长的控制、芯片的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等,这些核心技术被国外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,并 以专利形式加以长期保护,致使我国的技术发展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,产品出口受到制约,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受限,多数企业的产品长期处于同质化的低档 水平,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。
企业规模仍然偏小。国内LED企业的特点是:企业数量多、规模小,无论是前工序的外延、芯片,还是后工艺的封装及应用产品,均是这种结构形式,即使是 国内最大的几家LED企业,与境外、国外同行相比,其规模还是小的多。到2011年底,国内上、中游LED企业还没有一家企业的主营收入超过10亿元,这 种企业形式将会缺乏研发力量,产品档次偏低,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,对发展我国LED产业是很不利的。
关键原材料、设备不能自给。我国LED产业链中的主要设备、仪器,目前大部分靠进口。关键原材料、配套件,如荧光粉、蓝宝石、有机源、砷烷、磷烷等要 依靠进口,MOCVD外延设备及部分全自动化的芯片和封装设备也依赖进口,而且价位高。封装用的高性能硅胶、环氧等也要依靠进口。长期下去,使得产品成本 过高,不具竞争力,将制约LED产业发展的全过程。
核心技术人才匮乏。国内掌握LED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匮乏,掌握LED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的人才不够,这将制约我国LED产业的技术升级,很难与国外同行对抗。
上世纪90年代,LED就作为“稀缺品”只存在于银行、车站等少数场所,并且由于原材料价格较低,关键技术研发困难抬高了终端价格,导致市场上LED产业成为“显贵”。
但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了LED市场的平民化。据介绍,从1997年开始,市场上开始出现有单双色控制卡等关键技术的技术转让现象,到2001年就发展到连彩色控制卡都在市场上公开售卖的阶段。
到2006年,控制卡技术逐渐被批量市场化后,LED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成本得到了最彻底的降低,中国LED企业数量开始呈几何级增长。2008年北京奥运等一系列大型活动,更催生了LED企业的快速发展,并在2009年达到高峰状态。
“从2007年到2008年,LED显示屏价格较高,利润空间较大,各企业之间产品价格差距也很大,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重视度的不断提升,LED产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,一些中小型企业受到价格、规模等的冲击力度加大,这是一些中小企业倒闭的最根本原因”,庞桂伟说。
深圳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王殿甫表示,在钧多立、博伦特、愿景光电子这些小有规模的企业相继破产的背景下,倒下的不知名的小企业也不在少数。LED显示屏行业洗牌时机已成熟,一旦企业出现经营上的重大失误,就会被迅速吞噬。
庞桂伟认为,LED行业核心技术缺乏、创新能力不足、市场无序竞争,桎梏着LED显示屏行业的发展。LED产业价格已经入“微利”时代,必须在产品创新上进行突破。
七、产品已覆盖全部应用领域 设备、人才的瓶颈如何解决?
由于LED的节能、环保、长寿命和使用灵活等特点,LED产品已从初期的信号及指示扩展到显示屏、景观照明、背光应用和通用照明,广泛应用于户内外大 屏幕显示、城市建筑景观照明、手机、笔记本、电视机的背光源以及汽车灯具和太阳能LED照明,道路照明、隧道、工矿照明和一些特殊照明等的应用也在不断地 扩大渗透率。
经过十年的发展,我国的LED产品应用已经覆盖了上述全部应用领域,并且不断地开发出更多新的用途。近两年,在农业生产人工光源、医疗用光源等领域的 应用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多,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逐步淘汰白炽灯计划的实施,随着LED性能的不断提高和价格持续降低,节能环保的LED正在逐步进入通用 照明领域,加油站、地下停车场、医院、酒店、会馆、商品展示柜、写字楼等商用场所已率先采用白光LED作为普通照明。
同时,核心技术的缺乏制约企业的发展。LED核心技术主要是外延生长的控制、芯片的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等,这些核心技术被国外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,并 以专利形式加以长期保护,致使我国的技术发展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,产品出口受到制约,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受限,多数企业的产品长期处于同质化的低档 水平,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。
企业规模仍然偏小。国内LED企业的特点是:企业数量多、规模小,无论是前工序的外延、芯片,还是后工艺的封装及应用产品,均是这种结构形式,即使是 国内最大的几家LED企业,与境外、国外同行相比,其规模还是小的多。到2011年底,国内上、中游LED企业还没有一家企业的主营收入超过10亿元,这 种企业形式将会缺乏研发力量,产品档次偏低,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,对发展我国LED产业是很不利的。
关键原材料、设备不能自给。我国LED产业链中的主要设备、仪器,目前大部分靠进口。关键原材料、配套件,如荧光粉、蓝宝石、有机源、砷烷、磷烷等要 依靠进口,MOCVD外延设备及部分全自动化的芯片和封装设备也依赖进口,而且价位高。封装用的高性能硅胶、环氧等也要依靠进口。长期下去,使得产品成本 过高,不具竞争力,将制约LED产业发展的全过程。
核心技术人才匮乏。国内掌握LED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匮乏,掌握LED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的人才不够,这将制约我国LED产业的技术升级,很难与国外同行对抗。
- 联系我们
-
深圳市聚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M/P :18098940635
Tel:0755-33654524 0755-29511186
Fax:0755-29511186